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王粲 王粲〔两汉〕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游玩西园,只为排遣心中愁绪。
弯曲的水池荡着波纹,成排树木开着红花。
树上有独自栖息的鸟,像怀春似地向我鸣叫。
提起衣襟想追赶唤我的朋友,路远又怎么去呢。
行走不定又无法离去,站在原地遥望友人身影。
忽然风起尘扬,天转瞬昏暗了。
返回独自一人的房内,托梦去传递我对友人的真诚。
老天不会不明人心的,还怕不能重逢吗?

注释
西园:即铜雀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冀:希望。写:通“泻”,泄也,除也。
素波:白色的水波。
列树:排列成行的树木。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是王粲后归附于曹操之后的作品。在曹丕未立为太子之时,曹植以其文才颇受曹操赏识。利害所关,丕植两人植党羽,互相斗争。当时王粲为曹操僚属,官位很高,丕与植都想与他交好,王粲对曹植有较多同情,但又不想介入矛盾漩涡,因而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关于此诗,旧说曾以为是酬答曹植。清代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此诗与子建赠诗(按,指曹植《赠王粲》),不惟格调相同,且字句相类,如后人拟诗然。想亦答子建之诗。子建借水鸟为比,故先树后池;仲宣借树鸟为比,故先池后树。惟末四句是各人说话,一赠一答,本文自明。”此外,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为怀念友人(不一定是曹植)或追求爱情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邓魁英,袁本良.古诗精华:巴蜀书社,2000.4:302
2、 吕晴飞.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193-194

赏析

  此诗首句“日暮游西园”标出自己的行动,次句“冀写忧思情”标出自己的情感抒发,其余各句分头叙写此二者。诗人游园时见池边树上“特栖鸟,怀春向我鸣”,慨叹不能相从,于是表达一种哀怨之情,把作者对曹植深切思念又不敢同他公开交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十分精到。全诗写得深情绵邈,哀婉动人,而“正言若反”(《老子》)的结尾,更使作品显得深沉含蓄,韵味无穷。

  诗从日暮游园,排解忧愁入手:日逼西山,红轮将坠,景色十分怡人;漫步西园,确是驱除白日操劳的好办法。但作者却不是为了观花赏景,而是为了排解“忧思”,而且他的“忧思”形成,大概已非一日,甚或到了难以排解的地步,所以一开头便把排忧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句“日暮游西园”标出自己的行动,次句“冀写忧思情”标出自己的情感抒发,其余各句分头叙写此二者。诗人游园时见池边树上“特栖鸟,怀春向我鸣”,慨叹不能相从,于是表达一种哀怨之情,把对曹植深切思念又不敢同他公开交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十分精到。全诗写得深情绵邈,哀婉动人,而“正言若反”的结尾,更使诗篇显得深沉含蓄、韵味无穷。

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39篇诗文  1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史记·魏世家(节选)

司马迁 司马迁〔两汉〕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於诸侯。

  任西门豹守鄴,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於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鄴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锺,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原卒为弟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卞庄子刺虎

《史记》〔两汉〕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毙。若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然之,立须之。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 刘向〔两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